我国文人墨客对桂花情有独钟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。其中,“欲买桂花”的“买”字,更是透露出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。本文将从“买”字的含义出发,探讨古人对桂花的喜爱,以及桂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。
一、欲买桂花,品生活之美
“欲买桂花”的“买”字,在这里并非单纯的购买,而是表达了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。桂花,作为我国传统名花,以其独特的香气、优雅的姿态,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喜爱。
1. 桂花香气,沁人心脾
桂花香气醇厚,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,可以去除异味,净化空气。在古代,人们常用桂花来熏香,以增添生活情趣。如宋代诗人周敦颐在《爱莲说》中写道: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此句中的“香远益清”,正是对桂花香气的赞美。
2. 桂花姿态,雅致美观
桂花树形优美,枝繁叶茂,花朵洁白如雪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古人常以桂花为题材,描绘其优美的姿态。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《无题》中写道:“桂花飘香月色明,玉树琼花映照情。”此句描绘了桂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。
二、桂花文化,传承千年
桂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。古人将桂花与生活、爱情、道德等方面相联系,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1. 桂花与生活
桂花在古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如桂花酒、桂花糕、桂花茶等,都是古人喜爱的食品。桂花还具有药用价值,可以清热解毒、止咳平喘。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桂花,辛、甘、温,无毒。主治心痛、寒热、消食、止泄。”
2. 桂花与爱情
桂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满的爱情。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中写道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”此句中的“桃之夭夭”,即为桂花的别称。古人常以桂花为媒,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。
3. 桂花与道德
桂花象征着高洁、正直的品格。古人常以桂花为喻,赞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。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《登鹳雀楼》中写道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此句中的“欲穷千里目”,即为“欲买桂花”之意。
“欲买桂花”的“买”字,体现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。桂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、文化和审美价值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仍可以从桂花中汲取营养,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